回到首頁
|
網站導覽
|
鄉民代表會
|
English
認識臺西
歷史沿革
明鄭時代之疆域
清代之疆域
日治時期
民國時期
地理環境
台西風情
交通運輸
教育文化
環境品質
福利醫療
統計資料
公所介紹
組織架構
首長專區
業務簡介
秘書室
民政課
主計室
統計資訊
政風室
「運用台塑企業麥寮汽電股份有限公司促進電力發展營運協助金(促協金)標準作業流程」
社會課
農業課
建設課
人事室
財政課
圖書館
清潔隊
幼兒園
殯葬宗教管理所
單位通訊
服務資訊
公佈欄
公告資訊
臺西鄉公所108年度臨時人員甄選公告
臺西鄉公所108年度臨時人員甄選結果公告
麥寮汽電促協金專區
106年麥寮汽電促協金專區
幼兒園
民政課
社會課
建設課
清潔隊
107年麥寮汽電促協金專區
民政課
社會課
建設課
清潔隊
活動快訊
新聞焦點
防災專區、防災地圖及避難收容場所
雲林縣臺西鄉各項災情權責單位及連絡方式
山寮村防災地圖
蚊港村防災地圖
台西村防災地圖
牛厝村防災地圖
永豐村防災地圖
泉州村防災地圖
五港村防災地圖
海北村防災地圖
五榔村防災地圖
光華村防災地圖
海南村防災地圖
富琦村防災地圖
海口村防災地圖
和豐村防災地圖
水災、海嘯收容所-安西府
溪頂村防災地圖
水災、海嘯收容所-安海宮
水災、海嘯收容所-泉州國小視聽教室
水災、海嘯收容所-明聖宮
水災、海嘯收容所-進安府
水災、海嘯收容所-臺西國中學生活動中心
地震收容所-臺西國中操場
地震收容所-臺西國小操場
地震收容所-崙豐國小操場
地震收容所-尚德國小操場
地震收容所-新興國小操場
幼兒園
圖書館
最新債務訊息
招標公告
便民服務
申辦須知
雲林縣台西鄉殯葬設施收費標準表
殯葬宗教管理所服務項目及應備文件
表單下載
社區社團申請補助相關資料
雲林縣臺西鄉公所國有非公用土地82年7月21日前實際使用證明書申請相關文件
為民服務白皮書
前言
本所簡介
服務業務項目
提升服務品質具體實施做法
我們對您的服務承諾
未來努力方向
結語
法令規章
中央法規
地方自治條例
公所法規
村辦公處
寺廟介紹
臺西鄉公所
鄉民代表會
網站導覽
轉知-洗錢防制 院長篇
轉知-洗錢防制 院長篇
民意交流
Toggle navigation
回到首頁
|
網站導覽
|
鄉民代表會
|
English
認識臺西
歷史沿革
明鄭時代之疆域
清代之疆域
日治時期
民國時期
地理環境
台西風情
交通運輸
教育文化
環境品質
福利醫療
統計資料
公所介紹
組織架構
首長專區
業務簡介
秘書室
民政課
主計室
統計資訊
政風室
「運用台塑企業麥寮汽電股份有限公司促進電力發展營運協助金(促協金)標準作業流程」
社會課
農業課
建設課
人事室
財政課
圖書館
清潔隊
幼兒園
殯葬宗教管理所
單位通訊
服務資訊
公佈欄
公告資訊
臺西鄉公所108年度臨時人員甄選公告
臺西鄉公所108年度臨時人員甄選結果公告
麥寮汽電促協金專區
106年麥寮汽電促協金專區
幼兒園
民政課
社會課
建設課
清潔隊
107年麥寮汽電促協金專區
民政課
社會課
建設課
清潔隊
活動快訊
新聞焦點
防災專區、防災地圖及避難收容場所
雲林縣臺西鄉各項災情權責單位及連絡方式
山寮村防災地圖
蚊港村防災地圖
台西村防災地圖
牛厝村防災地圖
永豐村防災地圖
泉州村防災地圖
五港村防災地圖
海北村防災地圖
五榔村防災地圖
光華村防災地圖
海南村防災地圖
富琦村防災地圖
海口村防災地圖
和豐村防災地圖
水災、海嘯收容所-安西府
溪頂村防災地圖
水災、海嘯收容所-安海宮
水災、海嘯收容所-泉州國小視聽教室
水災、海嘯收容所-明聖宮
水災、海嘯收容所-進安府
水災、海嘯收容所-臺西國中學生活動中心
地震收容所-臺西國中操場
地震收容所-臺西國小操場
地震收容所-崙豐國小操場
地震收容所-尚德國小操場
地震收容所-新興國小操場
幼兒園
圖書館
最新債務訊息
招標公告
便民服務
申辦須知
雲林縣台西鄉殯葬設施收費標準表
殯葬宗教管理所服務項目及應備文件
表單下載
社區社團申請補助相關資料
雲林縣臺西鄉公所國有非公用土地82年7月21日前實際使用證明書申請相關文件
為民服務白皮書
前言
本所簡介
服務業務項目
提升服務品質具體實施做法
我們對您的服務承諾
未來努力方向
結語
法令規章
中央法規
地方自治條例
公所法規
村辦公處
寺廟介紹
臺西鄉公所
鄉民代表會
網站導覽
轉知-洗錢防制 院長篇
轉知-洗錢防制 院長篇
民意交流
TOP
1
2
3
認識臺西
歷史沿革
明鄭時代之疆域
清代之疆域
日治時期
民國時期
地理環境
台西風情
交通運輸
教育文化
環境品質
福利醫療
統計資料
:::
回首頁
>
認識臺西
>
歷史沿革
>
民國時期
民國時期
發佈日期:
2016/9/6
| 點閱次數:
761
光復初期行政區域
民國三十四年(西元一九四五年)對日抗戰勝利,同年十月二十五日舉行臺灣戰區臺灣省受降典禮,臺澎正式重還中國版圖,接受期間,地方行政區域,仍暫依日冶舊制。
據臺灣行政長官公署發表文告,略謂:「臺灣既為我中華民國行省之一,制度上應與他省一致,除九個市改為九省轄市外,並自民國二十五年(西元一九四六年)一月起,原日治時代之五州三廳改為八縣郡為區,街庄改為鄉鎮,鄉鎮之下設村里,其區域則無大變更。」
民國三十五年一月各縣市政府分別成立,本縣隸屬臺南縣轄,斗六、虎尾、北港三郡役所均改為區署,在一月底改組之時,本縣之三區僅十六鄉鎮。民國三十五年五月以後,本縣三區之行政區域,曾陸續調整,一、斗六區,民國三十五年五月八日,劃斗六鎮及莿桐鄉部份增設林內鄉,二、虎尾區,民國三十五年八月二十五日劃崙背鄉一部份增設麥寮鄉,同年九月二十二日註銷海口鄉,劃分其原轄區域創設臺西、東勢二鄉,同年九月二十三日劃土庫鎮部份創設褒忠鄉。本縣境內三區初設時僅十六鄉鎮,至數月後增至二十鄉鎮。
民國三十九年(西元一九五○年)九月省府始公布新設雲林縣,而實際上則回復雲林縣,據臺灣省通誌載:「新設雲林縣治設於斗六,管轄斗六、虎尾、北港三區,合計二十個鄉鎮。人口四十九萬一千四百零二人。面積一千三百九十點八三五一方公里。」當時本鄉隸屬於雲林縣。
(以上資料摘自90年4月增版之丁萬復、林木榮著作“臺西風情”一書)
明鄭時代之疆域
|
清代之疆域
|
日治時期
|
民國時期
回到首頁
地址:63641雲林縣臺西鄉中山路293號 | 電話:05-6982004 | 傳真:05-6985628 | E-mail:a6982004@mail.taihsi.gov.tw
Copyright © 2006雲林縣臺西鄉公所 版權所有 | 建議使用以上1024x768 pixels 解析度瀏覽本網站